跳至正文
飞视频 » 新闻 » 一季度基建投资大增,为什么我们倾向于用基建拉动经济? – 大刘说说

一季度基建投资大增,为什么我们倾向于用基建拉动经济? – 大刘说说

一季度基建投资大增,为什么我们倾向于用基建拉动经济?

专家预测:2022年基建投资有望形成对一季度乃至全年经济的有力支撑。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到了经济不好的时候,我们总是去选择用基建来拉动经济增长呢?

欢迎来到大刘说说频道,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聊聊我们都感兴趣的事。

一季度基建投资大增,为什么我们倾向于用基建拉动经济?-视频发布于2022-04-16 16:27:33

频播放长度16:47

视频网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d7Pw8ZzPs

《一季度基建投资大增,为什么我们倾向于用基建拉动经济? – 大刘说说》有14个想法

  1. 中华大玩家

    流动性就是天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也会退步。社会的各方面永远都需要流动性。没有流动性,社会会瓦解,国家会崩溃

    1. 看到變與不變怎麼都只想到道家,沒人想到易經嗎? "易"的三個意義,簡易、變易、不易

    2. 悟者自得Wuzzd

      @陳政傑 在不断变化当中,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变的是因缘和合的“有为法”,不变的是“无为法”,它是不生不灭的,先天地而生,为万物之母。《金刚经》: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3. 悟者自得Wuzzd

      @陳政傑 修道其实就是在找回那个不变的真性,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2. 財富移動比較難懂 財富流動比較好懂 流動越快負債就越低國家就越富有 而且中國有基建帶動財富流動的天然優勢 內部有內循環需要大量基建對外有東協跟中東以及非洲大群國家 中國根本從基建就已經能實現快速財富流動的目標而這些是西方國家沒有的 西方國家總是以債卷股市賣軍火來增加美元的流動 現在連能源美元歐元的流動性都被大幅削減 以後東方越來越強西方會越來越虛弱 西方不是老說掌控糧食跟能源等於掌握世界 現在這些糧食能源都在東方手裡所以未來你知道的….

    1. 説得好。債卷股市賣軍火,目前都靠美聯儲印鈔支撑。而美聯儲印鈔的底子是牠手上所謂的資産,大部分是美國國債,所以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戲。要等這些國債有人認購了(比方説歐洲流出的避險資金),才能填實,把債主轉換成國外機構與財主,然後用低利率拖住,等通膨來將面值背後的實值蝕低。也就是説,以前美國政府借錢來花的手法現在提升到先花再借的層次,接下來就是明搶了——已經小規模對俄國進行。(閣下網名有品味,幸會。)

  3. 记得之前说过,中国基础设施密度是欧洲的三分之一。所以以国家角度而言,中国的基建再提升50%仍旧有相当的收益。

    1. 汉服百度 Hanfu Colorful

      @Kang Xue 诸多因素的集合,包括气候,柏油质量,我记得读过一篇文章,说是中国专门研究柏油特殊配方,用在新疆西藏,极寒极热交替环境,大概的意思是路面材料要有弹性 (延展性)。

    2. @汉服百度 Hanfu Colorful 我在新加坡快二十年,没遇到你说的任何公路十年必须重新铺这种现象

    3. 建别墅的成本比建高楼的成本低很多,毛坯房别墅每平方米1500元以内,高楼要3000元左右,一平方公里建80万平方米别墅能比建同样面积高楼节省12亿元,节省下的钱能够在这一平方公里地皮里建极好的基础设施了,后面将进行详细分析计算。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的收入并不高,不应该建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很高的高楼。像美国那样的廉价别墅更适合中国。中国住宅应该以别墅为主,不要搞的小城市小镇都高楼林立,本来小城市的居民都应该住在别墅里的。大城市也有条件使很大一部分人住别墅。

      预计中国再过二三十年或更长的时间也赶不上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的人均GDP,但以中国巨大的钢铁水泥家具家电等的产能和基建狂魔的公路铁路桥梁建造能力,只要提供足够的土地完全可以在5到10年内使中国人的住宅条件达到人均80平方米,达到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的居住水平。启时将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社会文化生育等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4. @linoox lee 其实让有钱人花钱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经济最害怕的不是有钱人挥霍,而是有钱人把钱都存起来。你也说了有钱人建别墅花钱比普通人多,事实上有钱人花钱不只是别墅,别的也比正常人多。从穷人的角度看,有钱人为了享受,很多钱是浪费。但是这种浪费为很多人带来了收入来源,比如天价的石材,天价的农产品,天价的服务,这些钱都会成为别人的收入。
      我的理解,所谓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让有钱人把钱花出去,让没钱的人也能够挣到足够的钱。至于共同富裕,在我浅薄的视野中还只是理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